薰衣草是唇形科的多年生常綠亞灌木,原產(chǎn)于地中海沿岸和大洋洲島嶼。它的株高為30-40厘米,葉片互生,穗狀花序,花紫藍(lán)色,六月至八月開花。
薰衣草的特點
薰衣草植物都有淡淡的香氣。干燥后香氣不會改變,花朵也可以用作香囊。在庭院和公共場所種植時,葉子的形狀和顏色都很漂亮,并具有驅(qū)趕蚊子和蒼蠅的作用。
薰衣草對土壤沒有嚴(yán)格的要求,但在育苗時應(yīng)使用肥沃和疏松的土壤,適用于弱堿性或中性土壤。它喜歡日光,耐熱性,抗旱性,抗寒性,抗貧瘠性,抗鹽和堿性,但是如果長期遭受水淹,它將死亡。發(fā)芽溫度適宜為18-22℃,可在5-30℃生長。高于38-40°C的長期莖葉。在北方的冬天,休眠會在0℃以下長時間開始。
薰衣草的種植與習(xí)性
薰衣草可以通過插條播種或繁殖。每年的春季(3月至6月)或秋季(9月至11月)可以進行播種,發(fā)芽天數(shù)約為15天。通常,建議選擇春天,但冬天也可以在溫室中種植。由于種子的休眠期較長,因此播種前應(yīng)先浸泡12小時,然后在播種前用20-50微升/升的赤霉素浸泡2小時。播種深度為0.2?0.4 cm,保持15?25℃,苗床需保持濕潤,約10天即可出苗。
如果未用赤霉素處理,則需要1個月才能發(fā)芽。要進行cutting插繁殖,可以選擇頂芽(約5-10厘米),將底部2節(jié)的葉子摘下,然后將其插入水中2小時,然后再將其切入土壤。根系大約需要2-3周。切削介質(zhì)可以與2/3的粗砂和1/3的泥炭蘚混合。
耕地需要充足的陽光和良好的通風(fēng)。薰衣草不喜歡保留在根部的水分,耕作土壤需要充分排水。如果是露天種植,請選擇排水良好的晴天,注意排水,然后將土壤堆成一片。種植前頭。幼苗用葉子移植,行距為20 cm x 30 cm,成活后進行管理。澆水不必太多,盆栽后應(yīng)將盆栽土壤晾干。
澆水時盡量不要給葉子和花朵澆水,否則它們會腐爛并滋生疾病和害蟲。骨粉可以作為施肥的基礎(chǔ)肥料放在盆栽土壤中(每3個月一次)。
種植后,可以施用較高的磷酸鹽肥料。開花后,必須進行修剪。可以將植物修剪為原始植物的2/3。植物類型將更牢固并有利于生長。冬季,您可以在北部穿些小冬衣。薰衣草幾乎沒有病蟲害,不需要噴灑農(nóng)藥。
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薰衣草特點和種植方法,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到大家哦。